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学校办公室)

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重点工作

索取号:010101-2010-0001发布时间:2010-03-01浏览次数:2690


2010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不断推进以提高质量、凸显特色为中心的内涵建设,完善并启动实施《华东师范大学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围绕“985工程”建设,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科队伍水平、增强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积极参与和服务上海世博会,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新突破。

落实2010年工作的总体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参世博,造氛围:积极参与和服务上海世博会,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和校园文化氛围。

1、广泛动员师生参与和服务上海世博会,大力开展教育宣传和校园文化活动。主动对接世博,服务世博,全力做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有关项目,有序推进我校世博志愿者各项工作。通过广泛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和服务上海世博会,引导师生进一步提升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心,增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意识和责任感。积极组织开展主题内涵丰厚、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学习宣传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为世博会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和校园文化氛围。

2、推进各级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化,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引导各级领导班子积极创建学习型领导集体。坚持分类指导原则,进一步完善干部任期管理和考核评价办法。尝试开设“骨干教师高级研讨班”、“党外青年教师研修班”等高层次人才研修班,积极探索党管人才的新途径。

3、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扎实推进党风倡廉建设。进一步梳理学校财务、基建、采购、招生、科研经费、校办企业、后勤等方面的各项制度,继续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大检查,强化各基层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各项相关制度的落实。以分工负责专项工作小组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充分发挥和调动纪委委员在学校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认真开展各类专项治理工作,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4、组织策划并适时启动六十周年校庆系列活动,拓展学校与校友及社会各界的联系,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本着节俭、高效的校庆原则,做好制订方案、确定标识系统等六十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的组织策划工作,适时启动校庆前期有关活动。以六十周年校庆为契机,组织各领域各行业校友积极为校庆活动出谋划策,进一步做大做强校教育发展基金会,适时推出校董事会。加强学校改革经验与发展成果的宣传工作,展示学校和师生的精神风貌,凝聚人心,树立华东师大品牌形象,扩大社会影响。

二、完规划,立新项:完善《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十二五”行动计划》,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办学水平。

5、完善《华东师范大学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华东师范大学“十二五”行动计划》和各项基建规划。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为引领,进一步完善《华东师范大学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研究制定规划纲要任务分解分工方案,提出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的配套实施办法,做好专项规划和各院系规划编制工作。研究制定宣传方案,加强引导,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规划纲要学习宣传培训活动。紧紧围绕学校中长期战略目标,抓紧启动重要改革项目。全面总结“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及取得的成就、经验,结合中长期规划纲要的阶段性目标,编制《华东师范大学“十二五”行动计划》。配合教育部完成重大工程突出问题的专项检查工作,积极做好各项基建规划。

6、梳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通过《华东师范大学章程》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梳理和优化现有规章制度。修订《华东师范大学党政会议议事规则》,努力推进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程序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程度。完善学校重大事项决策咨询论证制度,建立健全决策执行和督办反馈机制。改进教代会提案处理机制,把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到实处。积极推进校务公开,实现各层面信息的通达。探索听证制度,拓展权利保障渠道。

7、以《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修订稿)》出台为契机,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修订稿)》的出台为契机,梳理和完善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等一系列学校现行党建制度,加强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8、切实推进管理重心下移,鼓励院系自主,推进教授会的探索与实践。通过理顺学校与院系的责权利关系,促进学院的主体性,积极探索院系自主管理新模式,增强院系在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的自主管理。努力拓展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切实发挥教授对本院系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决策和咨询作用。通过总结院系教授会已有的实践经验,开展学校层面教授会制度的调研工作。

9、深化职能转变,推进现代大学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完成校企改制工作。进一步推动学校行政机关从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从直接管理、微观干预向间接管理和宏观调节转变。通过健全行政机关职责体系,规范行政行为,减少、简化和规范行政审批。建立管理人员海外高水平大学挂职和培训机制,提升国际化进程中管理能力的适应度。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完成校办企业改制,积极推进有关企业的上市工作。

10、落实推进国际化工作会议精神,重点推进与纽约大学实质性合作、中法研究院建设、人才队伍国际化招聘。推进与纽约大学在联合招生、成立研究所、联合培养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进一步推进中法研究院建设,积极申报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以及新机制。实施人才队伍国际化招聘,加强国外智力引进和国际合作,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

三、推改革,提质量:以“985工程”三期建设为契机,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提升学科队伍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11、做好“985工程”三期启动、“211工程”三期建设和上海市重点学科的中期检查工作。瞄准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校内项目评审和立项工作,制定和上报学校“985工程”三期可行性研究报告,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办法;做好“211工程”三期建设和中期检查工作;做好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和中期检查工作。

1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积极为领军人才搭建平台,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争取在“千人计划”、“长江特聘教授”等国家重要人才计划申报上实现稳步增长,积极为“千人计划”等领军人才搭建平台,组建创新团队。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制定绩效工资改革实施方案。大力推进“青年英才培育”计划,大力引进海外博士进站开展研究。加强青年杰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科研人才。

13、全面布局和推进研究型、综合性科研体系建设,改革科研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推进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积极探索科研创新基金申请、资助、过程管理、评价的新模式。与科研团队建设相结合,推进文科科研人才队伍结构实体化。以提升质量为导向,改革现行科研奖励制度。探索科技产业化的新思路,加快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区建设步伐。实施岗位责任制和团队考核为核心内容的新机制试点。完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运行管理机制,做好周期建设计划制定工作;在生命科学与数学统计、计算机科学与传媒等领域,培育学科交叉研究的创新团队,探索学科交叉创新研究的新思路、新形式。依托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团队,积极组织策划承接国家、上海市等重大项目,提升重大项目质量。进一步按照省部级基地的要求,建设冷战史研究中心、数字教育装备工程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等。

14、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打破专业壁垒,各专业课程逐步向全校本科生开放。着手建立贯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管理体系。强化顶层设计,建设一批全英文授课的课程,为接纳更多国际交流学生、增强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创造条件。在启动科罗拉多州立大学“2+2联合培养项目基础上,探索本科生联合培养的新途径、新项目,稳步增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15、加强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自主增补博士点,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扩大理科硕博连读比例,开展文科硕博连读试点,试行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制度、预答辩制度、高水平论文发表制度,完善论文盲检制度。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坚持培养过程中科研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以加强学科建设、完善结构布局为出发点,做好自主增补博士点的工作。适度扩大外国研究生在校规模,提高学校研究生教育海外影响力。实施“优秀研究生海外教育计划”,培养具备国际学术竞争与合作能力的优秀研究生。拓展专业学位类型,全面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召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创新“双名工程”骨干教师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形成品牌专业学位。探索国际汉语、MBA和教育硕士国际化合作培养途径,做好发展中国家教育硕士培养和国际联合培养教育硕士项目。

16、完善公费师范生培养体系,提升教师教育质量,凸显自身优势,服务教师教育全面发展。加强教育见习、研习,做好首届公费师范生的顶岗实习。开展国际汉语教师培训,规范现有培训课程,编写国别汉语教材和教师培训使用教材,组织优势力量,做好国外本土汉语教师培训工作。启动非洲教育硕士项目,推动对外教育援助工作。继续推进“师范生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选派优秀学生赴国外知名高校交流学习。继续参与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研究,完善“教师专业标准”政策文本。

17、探索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发展规律,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办学水平,服务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梳理继续教育办学项目,调整办学结构,规范办学行为。探索继续教育领域学分制和网络化教育模式。开展继续教育课程开发与研究,建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贯通的专业试点,形成继续教育办学特色。加强与政府、企业合作,形成符合需求特点的高端继续教育服务项目。

四、保稳定,办实事: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化解矛盾,努力解决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和谐。

18、健全工作体系,切实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加强组织领导,动员各方面力量,进一步完善处置机制,健全安全稳定工作体系,及时排查发现、化解处理各类影响安全稳定的苗头性问题,积极化解各类矛盾,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主动做好各方面维护稳定的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并为社会稳定积极贡献力量。

19、创新就业工作模式,优化就业工作服务,全力做好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构建校区间就业工作网络平台,形成两校区就业工作系统化运作模式。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和就业能力培训,完善职业测评、个性化咨询、拓展训练、网络指导等服务途径,构建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就业服务与指导体系。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和校友之间沟通联系,深化与区域人才服务及人才中介机构交流合作,注重与省会城市重点学校等单位的沟通联络,努力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

20、完成资环生化、艺术传播楼群建设,确保五个相关院系顺利搬迁。完成闵行校区资环生化楼和艺术传播楼两个楼群的建设,确保资源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等五个院系顺利搬迁。

21、做好2010年的实事项目。这些事实项目主要包括:与闵行区政府合作,积极推进闵行校区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继续推进师大一村综合治理工作和枣阳路改造工程;改善中山北路校区财务报销环境和班车候车条件;提升中山北路校区教工食堂服务质量;增加疗休养补贴额度等。

 

 

 

中共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

     

20103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