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与数据科学前沿理论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17年11月获教育部批准筹建,2019年11月通过建设验收。实验室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建设,充分利用其学科优势,整合统计学、数据科学和生物信息学资源,促进统计学和数据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创新,推进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包括工业物流、生物医药、金融保险、安全运维等领域的应用与实践,为国民经济和科学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目标定位:实验室的总体定位是瞄准相关学科国际研究前沿,以“聚焦原创和国家战略需求,产出世界一流的重大创新成果”为目标,以统计学和数据科学交叉渗透、数据科学和数据工程相结合为特色,实现研究成果在实体经济领域的深度融合转化,使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交叉科学研究高地和国家大数据分析人才培养标杆基地。
师资队伍:实验室以建设一流研究队伍为愿景,聚焦“统计学+交叉学科”融合发展,引育并举,构建了一支由领军人才引领、以中青年人才为主体、国际化程度高的优秀师资队伍。现拥有固定人员59人,其中研究人员58人、管理人员1人。在研究人员中,正高级职称36人,副高级职称13人。其中包括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人次、国家级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1人、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6人、上海市级人才25人次。
科学研究:实验室依据学科交叉特色布局,专注于解决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为引领的统计机器学习及大数据分析领域,致力发展重大基础理论与方法,并交叉融合于生物与医学大数据、金融与保险大数据等多应用方向;聚焦重要数据融合技术与统计学习方法,紧密围绕国家亟待解决的战略性需求,推进在工业与物流大数据、安全运维大数据等方向的创新应用,为国家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人才培养:实验室以跨学科融合与个性化培养为特色,构建交叉人才培养新模式。整合学科资源,搭建跨学科学位合作组织架构,形成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健全人才培养支持系统。近年来,研究生在统计四大期刊及机器学习期刊上发表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在大数据分析、高维数据分析、复杂数据分析、分布式统计推断及工业统计等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20%以上博士毕业生赴985、211及海外高水平大学任教或从事科研工作。
社会服务:实验室坚持以“四个面向”为指导思想,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利用跨学科多领域合作优势,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业物流、金融安全等关键领域。通过深度交叉融合统计学与数据科学、生物信息等学科,成功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应用研究项目。实验室致力于攻坚国家“卡脖子”难题,全方位、多角度地支撑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