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的6月,一群厦大师生来到上海,成立了一所新的大学——大夏大学。“大夏”之校名,既表示由厦大嬗变而来,又寓意“光大华夏”。大夏大学以“自强不息”为校训,发挥教师苦教、学生苦学、职员苦干“三苦精神”,扎根上海办学,校政日隆、校誉日起,与复旦、光华、大同并称为上海四大私立大学,还被誉为“东方的哥伦比亚大学”。
海纳百川的上海,助力大夏大学诞生与发展——
1924年,大夏大学先后在宜昌路、小沙渡路租借临时校舍。1925年,在胶州路租地建设校舍。之后,在中山路购地以建永久校园。1930年,由建筑师董大酉设计的群贤堂等一批校舍陆续宣告竣工。
大夏大学校园搬迁至沪西新校区之初,城市各部门提供了一系列配套设施:上海工务局为配合大夏新校区建设将校门前的中山路提前铺筑完工;为保障师生安全,警察局在校门口增设派出所并驻扎警察;为便利师生对外邮件沟通、储蓄汇兑,上海邮政总局、邮政储金汇业总局在校内添设分局……
上海是近代中国第一大城市,因工商业发达而成为各类人才汇聚之地。一方面,当时上海相对宽松的政治氛围、发达的文化市场以及充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为知识分子尤其是留学归国人员提供了较为适宜的工作、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在北洋政府统治后期,北方高校的不少教师先后受困于薪水拖欠、政治高压等,逐渐形成了一股南下潮流,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在上海落脚。
借助上海人才汇聚的优势,大夏大学得以聘请到一批优秀师资:北大原理科学长夏元瑮讲授微积分,北大原教育系教授朱经农讲授教育史,南开原商科主任孙瓃讲授经济学原理。同时,吴泽霖、何炳松、李石岑、艾伟、鲁继曾、潘序伦、姜琦、程时煃、程湘帆、郑通和、刘湛恩、俞庆棠等一批获得国外硕博士学位的学者,亦受聘前来授课。
敢为人先的大夏大学,助推上海开全国风气之先——
近代新式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体系训练,而相对忽视人格教育。1929年,大夏大学为避免师生关系疏离,决定将建校之初形成的“师生合作”精神制度化,开始在高年级学生中施行导师制,对学生的学习求知、职业训练、立身处世等方面予以切实指导。
在5年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后,这一导师制于1934年推广至全校。由此,大夏全体学生从入学至毕业皆可得导师指导。对此,蔡元培称赞道:“私立大学办理完善进步迅速者,推大夏为独步,而施行导师制,尤为开国内各大学风气之先。”由于大夏大学导师制实施效果良好,后来还被教育部门推广至全国各大高校。
大夏大学还开依托大学培养社会教育人才之先河。在近代各种平民教育、乡村教育运动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大学在开展社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大夏大学创校伊始,便设置教育科且占核心地位。1930年,大夏大学教育科改为教育学院,并进一步创设社会教育系。
此外,大夏大学还是中国电化教育的先行者。社会教育系第二任主任陈友松引入国外先进的电化教育理念,在大夏大学创设电影教育课程,拍摄教育电影10多部,且大多被教育部门采购后在全国放映。
在大学与城市的双向互动中,塑造光荣传统——
上海是近代中国革命的重要起源地,大夏大学师生群体是革命运动的积极推动者、参与者。大夏大学在国民大革命的背景下诞生,有着革命的传统。建校之初,便成立了由共产党员、社会主义青年团员组成的学生党团支部。大夏大学所在的沪西地区是上海工人聚集区,故学生们还经常参加工人夜校等活动。
1925年5月,日本内外棉纱厂发生资本家枪杀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事件。大夏大学紧邻内外棉纱厂,学生们很快便得到消息。大夏大学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吴亮平等人觉得有责任把事件真相告知上海市民,即组织学生分赴申城各大高校。事件公布后,激发上海学生、工人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极大愤慨,成为五卅运动的直接导火索。
1930年,大夏大学教师田汉等人指导的学生剧团大夏剧社与南国剧社等,联合成立中国左翼剧团联盟。次年,大夏剧社成员陈鲤庭改编的抗战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在大江南北上演。1935年,田汉创作抗战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激励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1938年,大夏毕业生郭大力等人历经十年翻译完成的《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正式出版。
1946年秋,对解放战争起到密切配合作用的上海大学教授联谊会成立,大夏大学教师李正文、曹未风、翦伯赞、吴泽、陈旭麓、林志纯、勾适生、蔡仪、邱汉生、王国秀等为组织者和重要成员。
1949年初,大夏大学党组织在学生中成立人民宣传队、人民保安队,上街宣传解放军纪律政策,维持社会治安,迎接上海解放。1950年,大夏大学学生50余人报名参加军事干校,人数居上海各私立大学首位。
1951年,中央教育部决定在全国各大行政区分别设置一所师范大学。华东教育部认为,大夏大学具有革命斗争的优良传统,将其与光华大学合并组建成立华东师范大学。
在大夏大学最后一次董事会会议上,校长欧元怀深情感慨:“今后大夏校名虽然取消,但事业本身在政府直接主持下可以更好地发展,前途灿烂远大。”
阅读原文
作者丨陈华龙(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
来源丨解放日报
编辑丨王蓝萱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