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 热门搜索 #

建党100周年70周年校庆卓越育人学术育人不言之教幸福之花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媒体关注 / 正文

徐赣丽 滕璐阳:激发民众创造力是非遗“双创”的关键

2024年06月06日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意义深远,关系着古老的技艺如何活态传承,如何进入当代生活,以及魅力如何为更多人感知并喜爱。在此,本报刊发两篇不同角度的评论文章,探讨非遗“双创”的有效路径,以期为业内带来一些启示。

——编者

  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活态传承的应有之义。具体而言,在扬弃中继承是基础,创造性的转化是方向,在创新中发展是重点。在这一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的关键作用得以凸显。

  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非遗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资源,更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目的与意义之一,就是保护人类的创造力,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激发人类的创造活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指出,非遗经过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由此可见,非遗始终根植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与实践,其得以传承发展的一大动力就在于被不断地“再创造”。这种创造并非无源之水,而是在已有文化基础上进行的新的创造,是对可借鉴内容的创造性转化,也是对文化精髓的创新性发展,既赋予了非遗绵延不绝的生命力,又不断扩充着其影响力与感召力。因此,当下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关键在于民众创造力的激活与发挥。


非凡创造力与日常创造力有机互动


  根据实践主体与实践特征的差异,目前最受公认的两类创造力分别是非凡创造力(Big Creativity)和日常创造力(Everyday Creativity)。

  非凡创造力表现为新颖、卓越而独特的创造性成就,通常产生于特定领域内杰出的专业人才,需要兴趣、热情以及长期的准备与极强的洞察力,对个体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长期以来,广受关注的往往也是艺术家、天才等杰出群体的创造力。

  日常创造力则是每时每刻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创造力,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是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自然涌现与产生的行为,其在本质上反映的是随机应变、解决问题的能力。日常创造力既可以指代得到社会认可的创造性实践,也可以是一种只由个人评估、感受的创造性体验,其弥散于日常互动与生活惯习中,具有非官方、非专业、非权威的草根性特征,这也导致其容易被遮蔽与忽视。不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设计学、心理学等领域的日常生活研究转向,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更为广泛的创造力表现逐渐得到重视。

  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非凡创造力指代的是艺术家、设计师、高校师生、代表性传承人等在某一方面拥有显著特长的精英群体的非遗实践。他们在文化知识、审美创意、专业技能等方面享有权威,通过艺术介入、跨界设计、培养人才或直接创作作品等方式参与非遗实践,挖掘、整合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赋予了非遗新的时代内涵与现代表现形式,并凭借其出色的创造力成果扩大了非遗在全社会的影响力与感召力。而日常创造力则是指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更为广泛的非遗实践,包括爱好者出于兴趣自发地跳舞、唱歌、吟诵、制作手工艺品等。这不仅是民众身体力行参与非遗、运用非遗的过程,更是在日积月累的实践中传承非遗、不断对非遗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虽然两种创造力的实践主体与实践特征不同,但二者具有内在关联,它们构成了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体两面。

  在都市手工艺的田野调查中,我们可以在代表性传承人与广大爱好者的非遗实践中窥见两种创造力的互动。以上海剪纸为例,代表性传承人奚小琴、李守白等人不仅技艺高超,还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家,他们在剪纸创作中充分展现出个人的非凡创造力。他们不仅在技术方面寻求突破,创造出立体剪纸、彩色剪纸,还将剪纸艺术转化为城市文明建设的公共资源,将剪纸作品改造为服务于城市更新的大型装置艺术,让更多民众看到海派剪纸并被其深深吸引。受到代表性传承人的引领与启发,广大爱好者也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性地运用剪纸。爱好者的创作不受主题、风格的限制,更注重个人兴趣的发挥;他们可以把任何喜欢的图案转化为剪纸作品,将剪纸服务于自我疗愈、家居装饰、育儿与社交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爱好者虽然未必拥有极高的天赋和才能,但他们仍然可以发挥创造力,以更普遍、更日常、更灵活的方式实践手工艺,将剪纸转化为建构美好生活的文化资源,进一步展现出非遗在当代的无限活力。


协同多方力量激发民众创造力


  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通力合作,既需要精英群体运用创造力将非遗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现代表现形式,也需要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非遗、对非遗进行再创造。因此,需要不断激发民众创造力,促进非凡创造力与日常创造力的良性互动。

  第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营造鼓励民众创新的社会环境。

  要继续发挥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长处和优势,调动民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通过全民美育提升普通民众的日常创造力,具体包括加大上海市民艺术夜校、老年大学等文化事业单位开设课程的数量,扩大“非遗在社区”“非遗在校园”“市民文化节”等活动的规模,缓解“一课(票)难求”的状况,提供高质量、更精准的文化服务等。同时也要为普通民众提供更多展示创造力成果的机会和平台,例如依托“市民文化节”的平台,增强市民手作大赛、市民舞蹈大赛等活动的影响力,设置更加多元的奖项激励民众参与;依托上海市民艺术夜校、老年大学等文化单位以及基层社区,定期在图书馆、公园、地铁站等公共空间举办市民作品展,增强广大民众参与文化创造的信心。

  第二,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提升非凡创造力水平。

  一方面要提升现有非遗传承人的综合素质,弥补其在文化创新、专利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欠缺,鼓励其形成自己独特创作风格的同时,推动同行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发挥高职校、文化企业、大师工作室等平台优势,深度联动、协同育人;另一方面则要重点加快非遗设计人才的培养,引导艺术家、设计师、高校师生等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加入非遗的创意实践,以展览、体验、研学、影视等多元形式进行成果转化,从而为非遗“双创”提供创意力量,全面提升非凡创造力水平,扩大非遗在全社会的影响力。

  第三,建立高效合作机制,加强不同群体的创造力碰撞。

  促进艺术家、设计师、高校师生、代表性传承人等多元主体与普通民众的互动合作,通过全民创意、创作联动的方式激发创造力,形成“双向赋能”的共赢格局。艺术家等精英群体要深入基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发民众从生活经验出发提出所知、所想和所需,赋予普通民众更多自主权和参与感。必要时可借助地图、仪器、实物或数字化模型等“中间物”,促进不同社会背景群体之间的知识分享与沟通,从而创造出单一群体无法完成的优秀创新成果,最终让民众有意愿在生活中创造性地运用非遗,推动非遗走入更多寻常百姓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原文


作者丨徐赣丽 滕璐阳(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所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博士后)

来源丨文汇报

编辑丨王蓝萱

编审丨戴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