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次党代会:奋进的五年•发展成就巡礼⑤

发布日期:2023-09-16 浏览量:


- 编者按 -

   中国共产党华东师范大学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全力推动学校“十四五”规划实施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为展现华东师大心怀“国之大者”、坚定追求卓越、引领育人创新的奋进历程,总结凝练改革发展的好经验,我们从即日起推出“奋进的五年•发展成就巡礼”专栏。今天推出本科生培养价值引领卓越,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


奋进的五年•发展成就巡礼⑤

本科生培养篇

价值引领卓越,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再次强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华东师大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引领示范。从2018年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育人、文明、发展三大使命,到2020年全面启动卓越育人工作,2021年七十周年校庆发布《卓越学术纲要》《卓越育人纲要》《通识课程纲要》,到2022年成立卓越学院,以“超限思维”引领育人创新,用“最大的原则性+最大的灵活性”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再到2023年开始探索以超学科、开放性、项目化、无细案、学分认定等方式推动卓越育人模式不断迭代升级,走向卓越、超限、多态叠加的大学4.0之路,华东师大为“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的光荣事业持续发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学校坚持价值引领卓越,将卓越育人和教师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的核心和特色,把教育模式的深刻改革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推进卓越育人更富成效,教师教育更显担当。通过开展卓越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以学生能力提升与素质达成为中心,以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标,以思维能力提升为牵引”的卓越育人理念,实施“三阶段”人才进阶培养和“四导向”卓越课程体系培养,构建多元联动育人新格局。通过构建“一流专业教育+一流教师教育+一流智能教育”的卓越教师培养体系,推进师范生培养跨学科交叉发展和本硕一体化联动,以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迭代更新培养路径与课程体系,着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未来卓越教师,探索智能时代未来卓越教师素养与评价。

  近五年,学校人才培养改革成效突出,示范引领作用凸显。专业建设成效斐然。10个专业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排名全国并列第五,5个专业入选强基计划;58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入选5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入选率100%),7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师育人能力显著增强。获省部级以上教学荣誉300余项、省部级以上称号课程近400余门,其中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29项,第一完成单位获奖数量全国第四;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7项,第一完成单位获奖数量全国并列第四;获8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首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获批2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近五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8金7银19铜,位居全国前列,连续六年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论文奖”;每年近50%毕业生继续深造,其中约60%被全球前100名高校录取;师范生98.5%回到生源地任教,近80%进入当地重点中学,获省部级以上荣誉的毕业生比例达25%,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价值引领卓越

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校党委书记梅兵在教育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上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经验

  强化价值引领,以课程思政牵引卓越育人。学校坚持以价值引领卓越,以卓越彰显价值,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体系。近五年,学校入选首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为全国师范院校唯一入选高校,牵头成立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联盟,4门课程及主讲团队入选首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入选率100%),39个项目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项目,4门课程获批上海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课程,8位教师在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中斩获荣誉,承办2023上海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展示会。《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教育部网站对学校课程育人改革成效报道超600条,其中直接以课程思政为题的超百条。

《新闻联播》报道“华东师范大学思政课 以真理育人心”

  用好思政课“主渠道”,抓实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学校以党委“一把手”责任制推动思政课建设,校领导身先示范做表率,每学期进课堂给学生讲思政课,校党委书记梅兵主讲的微党课在2021年庆祝建党百年高校示范微党课首期播出。打造“专题教学+网络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四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5门课程入选教育部社科司思政课示范“金课”以及上海高校思政课“金课”。先行先试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已开设35个班覆盖3738人次。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思政课以真理育人心”得到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报道。


全面而自由发展

探索卓越育人新范式


华东师范大学卓越育人模式

  确立卓越育人模式,促进全面而自由发展。学校以马克思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根本追求目标,以“卓越育人”为第一性原理,秉承“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崇高大学理想,把拥有健全的思维作为培养卓越人才的突破口,确立了以“一目标、三阶段、两课堂、四导向”为内核的卓越育人新范式:围绕学生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目标,通过“培根、筑基、融通”三个阶段的培养,推行第一、第二课堂融合的全育人培养方案,构建“思维导向、前沿导向、研究导向、英才导向”为引领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成长为思维全面和创新发展的卓越人才。

  坚持以“四个导向”为引领,全面构建卓越课程体系。学校以“四个导向”为引领,全面升级课程体系,提高课程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五年来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83门,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71门,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88门。

  强化思维导向的通识教育。学校统筹优质资源,构建了“少而精、博而通、超越知识点、以思维训练为特色”的金字塔型通识课程体系,实施《本科通识教育课程准入和退出管理办法》。打造以“人类思维与学科史论”课程群为塔尖,以《<共产党宣言>导读》《道德经》《几何原本》《量子史话》等经典阅读课程群为塔腰,以科技、人文、艺术三大模块课程群为底座的高水平通识课程280余门。

  推行前沿导向的专业教育。学校以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为示范,带动所有专业课程的改革,融入最新知识与最前沿发展,强化创造意识培养。出台《专业教育课程准入标准与评价规则》。近百门专业课程入选国家级金课。

  凸显研究导向的教师教育。学校立足中国教育实际和世界教育发展前沿建设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以项目制研究型学习设计跨学科的教育实证研究和教学实训课程,构建了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实践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开展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强化教育实践与研究能力的培养。

  探索英才导向的智能教育。学校率先发布《华东师范大学混合式课程标准》,建设“水杉在线”“大夏学堂”“一平五端”等辅助平台,重点打造了140余门优质在线课程、128门优质混合式示范课程,牵头成立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智能教育实验室获批教育部首批人文社科实验室试点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金字塔型”通识课程体系

  加强专业建设、教材建设,全面落实卓越育人目标。学校实施一流专业提升计划,设置责任教授岗位,10个专业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5个专业入选强基计划,58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1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3个专业通过长三角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联盟的认证。学校统筹规划精品教材建设,五年累计立项校级教材建设项目252项,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共29项,获批2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坚持教改立项,每年针对“思政育人”“五育融合”“产教融合”“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立项支持,每两年评选校级本科教学成果奖,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31项成果获得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27项成果获得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校长钱旭红在“师说·论道” 华东师大卓越讲坛专题活动作主旨报告

  成立卓越学院,打造人才培养特区。学校于2022年4月以10个教育部拔尖计划2.0基地、5个强基计划为核心,纳入3个“双一流”学科、8个文理科国家级科研基地,成立卓越学院。以“聚焦、交叉、颠覆、进步”为策略,以“最大的原则性+最大的灵活性”,超越局限、界限和极限,超越离散知识点、单一思维模式、单一思维体系培养未来领军型的卓越英才。学校获评2022年“英才计划”优秀实施高校;获批12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研究课题,其中2项为重点课题;累计13篇优秀案例、工作动态、研究成果入选拔尖2.0内刊《拔尖通讯》;1个拔尖创新案例、2位优秀管理人员、2位优秀教师、2位优秀学生入选2021年拔尖计划2.0荣誉奖项。拔尖学生创新氛围浓厚、学术志趣坚定,近3年发表论文百余篇,在“互联网+” “提问与猜想”等全国、省市重要赛事中获得特等奖等重要奖项超400项,2019级拔尖班超90%的学生选择在基础学科相关领域继续深造。拔尖学生培养经验多次得到人民网、上观新闻、文汇报、澎湃新闻等主流媒体报道。


创新教师教育

着力培养未来卓越教师


  系统设计,探索智能时代卓越教师培养模式。作为以教师教育为优势和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面向智能时代,学校加强了教师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对师范生培养再次进行了整体思考和系统规划,提出了既能适应、胜任智能时代新要求,又能主动求变、善于探索、引领未来的“两适应三胜任”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智能时代未来卓越教师培养及评价的探索与实践》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卓越教师培养连续两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学校与商汤科技等共同编著全球第一本人工智能教材《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联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腾讯发布《2022年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获批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智能教育实验室获批教育部首批人文社科实验室试点,连续三年承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教育主题论坛。

  知行合一,构建“见习、研习和实习一体化”的实践培养体系。学校在全国签约建设140多个长期稳定的优质教育实习基地,选聘120多名基础教育教师担任师范生兼职导师,确保师范生能够在最好的学校得到最优秀的教师指导。学校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一平五端”教师教学能力实训平台,构建了名师案例等丰富的教师教学能力训练资源库、信息化交互手段多样的模拟训练课堂、同步/异步和现场/远程相结合的实训与指导、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师教学能力实训体系、数据驱动下的过程性档案袋。平台获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十年建设成果展三等奖,在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项目巡礼、教育博览会等展示活动中引起广泛关注。学校实施“卓越教师海外研修计划”支持学生赴境外开展课程修读、教育实习、社会实践,已选派392名优秀师范生参加了伦敦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的研修。

华东师大首创师范生教学能力微认证体系

  技术赋能,首创师范生教学能力微认证体系。为了科学评价师范生的教学能力,2020年学校在全国首推在线教学能力微认证,2021年发布了《华东师范大学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微认证规范》,确立了课堂教学中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四个维度下的22项微能力(教学能力点),用于指导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推动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师范生教学能力规范及其微认证评价体系得到了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兄弟院校的广泛认可,被吉林、广西、陕西等省市采纳应用,并应用到全国各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中,实践成效明显。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规范及其微认证评价体系获人民网、上海教育新闻网等多家媒体的报道。

  唯卓越方可立足、不超限无以卓越。面向未来,学校将持续推进引领育人创新,把坚定追求卓越作为激发创新驱动的内生动力,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卓越育人工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卓越而独特的贡献。


【奋进的五年•发展成就巡礼】

①党的组织建设篇《锚定建设教育强国目标任务强化使命担当 全面深入推进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②深化改革篇《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

③学科发展篇《聚焦一流、分类建设、重点突破——华东师范大学以“超学科”发展理念推动学科布局优化和高质量学科交叉融合》

④思政育人篇《守正创新,铸魂育人——持续推进学生思政教育和生涯发展,与祖国同行》

本科生培养篇《价值引领卓越,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


奋进的五年•发展成就巡礼

内容来源|教务处 题图|林付为、钟望阳 文中图片来自新闻资料    

视觉统筹|吕安琪 通联|王玲 编辑|史佳妮 编审|郭文君、吴潇岚



上一条:第十四次党代会:奋进的五年•发展成就巡礼⑥
下一条:第十四次党代会:奋进的五年•发展成就巡礼⑮


Baidu
map